环球基金www.etnetchina.cn

《基金债券攻略-凌风》投资美债,靠个信字

2025/05/16 11:13打印本文章字体:
  《基金债券攻略》上日提到,美国总统特朗普挥动他的关税大棒,向全球贸易夥伴徵收超高
关税后,一度令美股、美汇和美债都大跌。
 
  有人形容,特朗普的死穴是美债。无他,特朗普所做的一切,无非是想改善美国的财政赤字
和贸易赤字,达到他所说的,再次令美国伟大。
 
  但如果,美国「赖以维生」的国债(有赤字就发债,然后债冚债),因为有人抛售或没有人
购买而大跌,要不就是增加利息来吸引买家,要不就是失去这一个财源,这都不是特朗普想见的
。因此,每当美债转弱的时候,特朗普都会放软口风,以安抚债券市场的情绪。
 
  虽然近期美债已经稍为回稳,但债息持续在高位徘徊,10年期国债的孳息率仍然高企于
4.2%左右的水平,这仍然是偏高的水平,对美国政府来说是沉重的负担。
 
  但从投资者角度,如果可以锁定10年,每年都有4.5%的息率回报,其实是颇吸引的。
 
  正如上日的文章所说,几年前当美国暴力加息时,一些投资者就买入10年、20年,甚至
30年的美国国债(特朗普曾经提出,发行100年期的零息债券,难以想象怎么会有人买),
作为退休收息的一种「稳健」资产。
 
  我记得,当时政府刚推出年金不久,有人以此来和美债比较,认为年金是食息又食本,例如
持有30年之后,虽然可以收回本金兼赚了钱(一般来说,15至18年就回本,往后就赚钱)
,但这时退出,是一个仙都不可以收回来的,只可以透过长命来继续赚钱(政府年金只保证可取
本金的105%)。
 
  但买美债就不同,如果买30年的美债,持有30年之后同样已经收回本金有馀,而且,期
满之后还可以取回本金,何乐而不为呢?
 
  某程度来说,我是同意这种说法的。不过,大家要明白一点,买美债纯粹是投资,要承受投
资的风险,而买年金则是买保险,是想对冲长寿的风险,两者有本质上的分别。
 
  另外,这种说法背后是有一个假设的,那就是,美国政府在债券到期时,必定不会赖债,会
如期偿还本金。大家或许会问,上次我不是说过,美国的债息(孳息率)在投资学上被喻为无风
险利率,这不是说,美国一定不会赖债吗?
 
  是的,确实是有这么一回事,但是,过去的业绩不等于将来的回报,随著美国政府的债务愈
滚愈大,最新大约已达36万亿美元。
 
  过去,美国政府出现财政赤字,就靠发债去填补。如果财政未能改善,债券到期要还钱的时
候,就可以印银纸去还,而美国印银纸是不用任何支持的。我们香港发钞银行印银纸,也要用1
兑7.8的汇率准备足够的美元做支持,但美国是不用的,我自己形容,这完全是靠个信字!
 
  但今次特朗普回朝,挑起一连串的贸易战和经济战,如果最终不能改善美国的财政赤字和贸
易赤字,以至总体债务的话,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失去信心,对美债失去信心,其实可以是灾
难性的。因此,投资者应该如何自处呢?下次再续。《凌风》
 
*《经济通》所刊的署名及╱或不署名文章,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,并不代表《经济通》立
场,《经济通》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。
 
*编者按:本文只供参考之用,并不构成要约、招揽或邀请、诱使、任何不论种类或形式之申述
或订立任何建议及推荐,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,如因相关建议招致
损失,概与《环富通》、编者及作者无涉。
备注:1. 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仅供投资人参考,如有与基金公司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不符,以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
     文件为准。
   2. 投资有风险,投资人拟认购(或申购)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各基金《招募说明书》与《基金合同》等,全面认识各基金
     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,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、投资期限、投资经验、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
     能力相适应。基金投资要承担相应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