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球基金www.etnetchina.cn

《宏观有法-艾西亚》中国经济刺激:重点仍是基建,消费支援有限

2025/06/30 12:58打印本文章字体:
  《宏观有法》随著前期出口拉动效应开始减弱,2025年下半年,中国经济增长将会面临
更多挑战。外部需求减弱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,迫使中国政府出台刺激措施以维持增长。然而,
通货紧缩压力依然存在,生产者价格指数(PPI)大幅负增长(2025年6月为-3.3%
),以及连续四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也略微呈现负增长,都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。
这些压力,再加之美国对中国商品徵收进口关税,都表明更多的刺激措施是必要的。
 
  目前,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主要来自于财政方面,通过扩大政府基金赤字等管道实现。地方政
府通过发行专项债券筹集资金,这些资金专门用于基础设施和土地相关项目。迄今为止,债券筹
集的资金已用于市政建设,例如工业园区、交通运输等。然而,地方政府依然面临土地出让面积
和出让价格下降的现实,这使得人们担忧政府是否有能力维持当前的支出水平。
 
  与政府基金相比,用于资助教育、医疗和国防等基本服务的一般预算赤字增幅较为有限。虽
然政府推出了一些消费方面的支援措施,但规模有限。例如,通过发行专项国债,政府拨出
3000亿元人民币(约合420亿美元)用于支持消费品更新换代,但与政府重点关注的基础
设施支出相比,这笔资金的规模依然太小。
 
  因此,正在推出的这些财政刺激措施的确能够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、部分抵消美国关税的负
面影响,但对于刺激消费的作用则较为有限。
 
  在货币政策方面,中国人民银行也采取了更多行动。5月7日,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
金率0.5个百分点,并将央行贷款利率下调0.25个百分点。6月6日和6月13日,中国
人民银行连续两次宣布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,向银行体系净注入2000亿元人民币(约合
278亿美元)。不过,这些宽松措施主要降低了银行间利率并促进了政府债券融资,但不足以
缓解家庭和企业的融资条件。家庭实际利率(房贷利率-CPI=3.2%)和企业实际利率(
企业贷款利率-PPI=5.7%)仍然高企,严重限制了二者的借贷需求。
 
  展望未来,中国可能会继续实施财政刺激措施以提振经济增长,但由于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
,不足以推动经济向消费主导转型。实现经济向消费转型需要中国人民银行牵头、进一步降低利
率。然而,一个主要担忧是,进一步降息可能会削弱人民币汇率,尤其是在中美贸易谈判正在进
行的情况下。《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师 艾西亚》
 
*《经济通》所刊的署名及╱或不署名文章,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,并不代表《经济通》立
场,《经济通》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。
备注:1. 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仅供投资人参考,如有与基金公司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不符,以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
     文件为准。
   2. 投资有风险,投资人拟认购(或申购)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各基金《招募说明书》与《基金合同》等,全面认识各基金
     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,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、投资期限、投资经验、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
     能力相适应。基金投资要承担相应风险。